2007-03-11 10:57:13 来源: 国际在线(北京)
即使太空中肉眼能看见长城又怎么样?长城在建造技术上并没有领先于世之处。相反,欧洲在石砖建筑上,在那时候比中国要先进。
薛涌
“中科院确认太空中肉眼无法看到长城”。读了这个新闻,我不免一声长叹,为中国的教育感到悲哀。我并不怀疑中科院的结论。我不解的是,这么一个芝麻大的事情,怎么中科院居然肯拿出资源,由研究员领衔成立课题组进行研究?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被媒体无休止地炒作,和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有关。在有些人看来,在太空肉眼是否看得见长城,关系到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是否伟大,绝不能让步。这就好像郑和的船队比哥伦布的小破船大许多就是长中国人的志气一样。
其实,即使太空中肉眼能看见长城又怎么样?在建造明长城的时代,长城在建造技术上并没有领先于世之处。相反,欧洲在石砖建筑上,在那时候比中国要先进。硕大的长城的存在,倒是说明了几个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软肋:第一,中国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但在军事上却无法应付人口只有自己百分之几的北方民族的威胁。这充分说明了大文明的低效率。第二,皇权无上的帝国,虽然对外不堪一战,对自己的老百姓却有无限的权力进行搜刮,所以才能集中了这么多资源,修了这个防御工事。但是,把钱全集中在国家手里,投入这样的工程,还留下什么给民间发展经济?在同时代的欧洲,这样大的国家工程是不可想象的。比如英王面临外敌入侵,跑到议会求爷爷告奶奶,就是要不出钱,加不了税,哪有咱们的皇帝威风?可是后来怎么样?长城挡不住大明朝的覆亡,郑和的远洋船队没有给中国经济开辟急需的海外市场和资源。但哥伦布的几条“小破船”却改变了世界;穷得叮当响的英国王室,竟成了“日不落”的全球霸主。
绕开这些事实,不去激励学生从历史中探求为什么有限的小政府能够富国强兵,全能的大政府反而让大文明破产,却拼命地和人家比自己是否是世界的老大,这本来就已经荒谬之极。如今,中科院的研究成果,又再次让我们浪费了一次教育机会。
既然这个问题是从课本中引起,涉及我们如何教育下一代的问题,那么何不利用这一争论刺激学生的独立思考?比如,高中的孩子可以根据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自己来论证在太空上是否能看见长城。这里涉及肉眼在多长的距离内能看到多大的物体,空气污染对能见度的影响有多大,航天飞机距离地面的距离是多少等等日常问题,需要光学、生物、环境科学等等多学科的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老实说,这个问题对一个高中生而言,并非太难:认真消化课堂所学的内容,再查一些课外的资料,简单的换算和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
现在可好。中科院勇敢地站出来:大家别吵了,我们组织权威人士进行科研立项,结果已经出来:在太空中肉眼看不到长城!这就好像是在考试的多项选择中,指定了一个标准答案,让大家死记硬背地把握,不要再没完没了地思考讨论了。
这一事件,暴露了我们民族一个根深蒂固的坏习性:面对任何问题,不是鼓励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创造,一切要依赖国家,依赖权威,乃至从太空能否用肉眼看到长城这样一个高中生自己就能通过研究作出判断的事情,也要等着中科院来下结论。现在,正确的结论出来了,科学胜利了。但是,我们的教育在死记硬背的框架中陷得更深,我们的民族那种服从权威,依赖“上面”而不是自己来解决问题的心理积淀也更厚了。
http://news.163.com/07/0311/10/39A37LUM000121EP.html
Tuesday, March 27, 2007
钢盔加迷彩服“构建和谐社会”
治安联防队员全副武装上街游行。
2007年3月26日,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平安建设先行点(民主街道)动员大会在市法制教育学校举行。民主街道治安协管员上街游行。
ChinaFotoPress3月27日报道 2007年3月26日,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平安建设先行点(民主街道)动员大会在市法制教育学校举行,这是该市首个平安建设先行点,湛江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阮日生及有关单位领导共600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据市政法委有关人员介绍,参加这次活动的除了有关市领导,另主要有市综治委成员单位领导、赤坎区四套班子领导、区直副科以上单位负责人,区各街道党工委书记、分管政法工作领导、综治办主任,派出所所长,民主街道及社区全体干部,驻民主街道辖区内市、区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保卫干部,区治安联防队员及民主街道治安协管员共600多人。动员会结束后,与会代表参加了民主街道幸福路警务室和平安建设活动办公室,治安联防队及治安雷协管员还走上街头巡游。
网易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人应看的关于日本的文章 /芮成钢
国人应看的关于日本的文章
2007-03-27 来源: 荆楚网(武汉)
作者:芮成钢
这个题目当然是大大夸张了,文章只不过是个人的杂感罢了。之所以这样说,其实是为了东施效颦《东京审判》的电影宣传词。影片的海报上印着这样的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
我觉得这也夸张了,言重了。电影拍的虽然还不错,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但这宣传词,一是有利用中国人的爱国心去多卖电影票的嫌疑,二来,那段痛苦的历史早已铭刻在每一位国人的心里,语言里,生活里,甚至是意识里,好像并不迫切急需更多的提醒。这句宣传词也许用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年代更为贴切。
国耻我们当然永不能忘,也不会忘。生活中随时随地常会想到。每次运动爬香山,看到被英法联军烧毁的香山寺的断壁残垣,我都会感慨:如此恢宏的大国,当年竟会被如此的侮辱。
我们所有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应该经常去看看香山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感受,去思考。
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揭开陈年的伤疤,更不是去种下仇恨,传播仇恨。
我们的目的是——记住历史,自强不息。
中国和日本
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日本这个国家,来看日本人?这是一个挺难回答的问题。特殊的成长经历让我们对日本有着比较复杂的心理。
小时候,第一次看《小兵张嘎》、《地道战》的时候,我们也许还在哼着《铁臂阿童木》的主题歌。我们在模仿葛优他爸演的日本鬼子说话的时候,山口百惠和高仓建也正在塑造我们心中对男性女性最初的审美。学校包场去电影院看《南京大屠杀》的时候,自己却也许还正收集着《圣斗士星矢》的贴画。第一次听到“靖国神社”这四个字的时候,《东京爱情故事》也正陪着我们度过最艰苦的一段学生生活……
今天,从手机到汽车,从物质到文化,来自日本的点点滴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但打开邮箱,却能看见号召大家抵制日货的邮件。开车的时候一抬头还能看到前车的后屁股上赫然写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究竟什么是日货?
随便出一道考试题:下面的中文词语里哪一个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后勤、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共和、美学、美术、抽象、逻辑、证券、总理、储蓄、创作、刺激、代表、动力、对照、发明、法人、概念、规则、反对、会谈、机关、细胞、系统、印象、原则、参观、劳动、目的、卫生、综合、克服、马铃薯。
答案:统统都是,全部来自日语。没想到吧,其实,来自日语的中文还远远不止这些,数不胜数。虽然日语的文字源于中文,但上面这些词语可都是日本人的创作。
随便举例,“经济”在古汉语里的意思是“经世济民”,和现代汉语的“经济”没有任何关系,这是日语对Economy的翻译。“社会”在古汉语中是“集会结社”的意思,日本人拿它来翻译英语的Society。“劳动”在中国的古义是“劳驾”的意思,日语拿它来译英语的Labor。“知识”在古汉语里指的是“相知相识的人”,日语拿它来译英语的Knowledge。而我们又统统把它们变成了中文。
试问想抵制日货的朋友,这些日货词语你也抵制得了吗?中国近代的孙中山、鲁迅、陈独秀、李大钊们无一不是在日本学习生活,把更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带回当时落后的中国。这些人的思想、文化,你也能抵制得了吗?
作为一个做电视的人,我还想说:今天你看的所有中国电视全部都是用日本的摄像机、编辑机制作播出的。这个,你抵制得了吗?
尊重并熟悉历史的人会告诉我们:中国的确当过一次日本的老师,而日本却曾两次走在我们的前面。古代社会,隋唐开始中日有来往,中国比日本更早进入文明社会,遣唐使们虚心来到中国(中国的电影人们不妨也拍拍遣唐使的题材,说说中日的友好渊源)。
然而,在近代,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强大。甲午战争,日本不但战胜了中国,之后更是摆脱了西方对日本的控制,远远地走在了中国前面。
迅速崛起的日本给当时的整个东方世界带来了希望,成为亚洲国家摆脱西方控制,独立崛起的样板。当时的交通不便,中国人向西方直接学习难上加难。向日本学习成为惟一选择,像李大钊、陈独秀、孙中山这样的中国政治和知识精英们,纷纷东渡日本学习探索中国自强的道路,有的甚至把日本作为自己的基地。
当然,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忘记的,也是日本必须永远铭记在心的。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篡改这段历史,颠倒是非黑白。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二战之后,日本在一片废墟上又一次崛起,从零到一万。七八十年代,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日本又一次成为我们市场经济的老师。从赔款到投资,中日的贸易也成就了中国今天的繁荣。我们那时候虽然还小,但也应该依稀记得:中日关系当时是非常的好,可以称作是蜜月期。只是进入九十年代,日本的一些政客们的可耻行径才让我们似乎远离了日本。
从中日建交开始,日本的首脑,有过一次次的道歉和谢罪。只是到了小泉这几代领导人才出现了伤害中国人情感的劣迹。我们不能为了几个心怀叵测的日本政治野心家,几股落后可悲的日本政治势力,而忘记中日友好的千秋大计,忘记了从周恩来田中角荣开始的,几代中日领导人苦心经营的中日友谊。
中日那段痛苦的历史,也只是中日交流两千年里的一段阴影,不是全部。未来,更长。
我们不能只念叨着中文是日语的祖宗,恨不得连日本人都是当年秦始皇那找不到长生不老药的三千童男童女的后代,而忘记甚至根本不知道日本对中国的贡献。承认别人的长处,并不意味着妄自菲薄,相反,这是自信的表现。
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在工作中,父母师长常会教育我们:看一个人要多看他的优点。对一个人尚且要多看优点,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应如此,不能以偏概全。
前一阵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北京签名售书,竟然还有人打着反日的旗号抗议。这是中国人的尴尬,这样的做法,毁的是中国人自己的形象。
但愿我们这一代,在声讨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可耻行径之后,也不会忘记回家去听听小泽征尔的音乐;在痛斥完东京市长石原生太郎的反华言论之后,也还会去翻翻村上春树的小说……
强大与伟大
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是一部让我感动得夜不能寐的电影。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表面上看起来只不过是一部经典武打片,其实却回答了一个今天无数中国人,特别是正在国际化的中国青年人思考的问题:今天的我们,究竟该以什么样的眼光和胸怀来看自己,来看世界。
影片中,在列强瓜分中国的大背景下,霍元甲走上擂台,面对生死状,第一句话却是:“在擂台上以命相搏,是中国人历来的陋习,可是我们有另一种传统,叫做以武会友”。在那样屈辱的背景下,一上来还能先反省自身的不足,然后再不卑不亢的面对强大的对手,这是何等的境界,何等的自信!
霍元甲战胜每一个对手,都不光是用武力让对方屈服,而是用自己的风范让对方心服口服。他的目的,不是让别人输,而是让别人“服”。服并不意味着谁喊谁一声大哥,服意味着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意味着用人格的魅力去融化他人的偏见和执拗,用人性的光辉去照亮他人内心不曾见过阳光的角落。
影片对日本人的描述也是一分为二,非常客观。和霍元甲比武的日本武士光明磊落,对霍元甲敬佩由衷,而策划毒害霍元甲的日本商会会长却是一个阴谋家。日本武士最后痛斥日本会长为了自己的赌局而侮辱了日本的荣誉,给日本人带来了耻辱。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也大大方方的在日本放映,而且并没有日本人说它丑化了日本人的形象。
霍元甲在临死前,徒弟们怒不可遏,要去报仇。而他对徒弟们是这样说的:“你们要做的不是去报仇,仇恨只能生出更多的仇恨。我不想看到仇恨。最重要的是——强壮自己。”
归根到底,还是要自强不息,自身的强大才是最硬的道理。短短的几句话,凝聚了无数中国乃至人类历史的经验教训。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们,也是用这样的胸怀,来这样期许我们这些后来人的。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这才是一部每个中国人都值得看的电影。
今天的中国,盛事空前,已经以强大的实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世人共晓的事实,这也是你走遍世界,所有的外国人都会告诉你的,并不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证明。也没有人会因为我们少踢进了几个球,少拿了几块金牌,或是少了几句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而觉得我们软弱。
强大,靠的是实力,但是,伟大,靠的是胸怀。
中国和世界的误会:盲人摸象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也问问周围所有骂“小日本”的朋友,去过日本吗?有过日本的朋友吗?答案大多是No。我自己原来对日本的印象也不好,但扪心自问,除了那段历史之外,也大都是道听途说,没去过日本,没有一个日本朋友,甚至也没有采访过几个日本的政要和企业领袖。
如果是一个美国人,从未来到过中国,没有中国朋友,而只是在媒体上看了一些有关中国的不良言论,就断言中国不好,我肯定不能接受,我会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对中国人一无所知,你凭什么做这样的判断?
而我们对日本就了解吗?
日本是一个离我们最近,但却最不了解的国家。我们大多数青年人可能对欧美的了解远胜于对日本的关注。当然,日本不是一个容易了解的国家,日本人也的确存在着两面性。但从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日本并不比中国更难了解。问题不是可不可以了解,而是我们愿不愿意去了解(本尼迪克特著的《菊与刀》,赖孝尔写的《日本人》,都是非常精辟的著作)。
凡是来过中国的外国朋友,几乎无一例外的对我说中国要比他们想象中的精彩得多,优秀得多。一次中国之行,往往会改变他们许多从小积累的对中国的不良或错误印象。而一个真心相交的日本朋友,一次日本之行,往往也能改变许多。正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去了一次日本,改变了我从前许多过于简单,过于主观的判断。
在耶鲁给美国学生讲中国的时候,我经常用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来概括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误解,以及中国人对美国的曲解。大家往往都是摸到了哪里,就认为哪里是大象的全部,都没有看到相对完整的大画面。甚至一些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美国朋友和在美国定居的中国朋友,由于生活的圈子相对固定,也都没有能对一个国家有多角度的立体的理解,而是偏执于自己的一些个人经验体会。
中日之间更是如此。我经常听到有些在日本生活过的中国人,痛斥日本人的种种不是,听完之后,往往会激起我的一些反日的情绪。事后想想,这些人如果一直在国内,也许也会连篇累牍的抱怨中国人的种种不是。我也认识很多在日本非常成功的中国人,一些甚至在日本把日本人驾驭的、欺负的连我都看不下去的中国人。
历史上,许多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最初都起源于相互的不信任,由于相互不信任,产生对对方行为的误判,以及过分敏感的反应。这种不信任和误判会制造出相互敌视的氛围,继而相互激发,最终使误判产生的预言变成现实。今天的文明人类,应该能够避免不信任和误判酿成的悲剧。为了让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可能,我们要努力消除这种不信任,防止误判的发生。
一分为三,为四,立体的,多元的,理性的,自信的看日本,看美国,看世界,这才是我们21世纪的中国青年应该有的胸怀和眼界。
过于敏感
“东亚病夫”这四个字我很反感,这些年除了我们自己经常提起,我从未听外国人提起过,也没有在国外的媒体上看到过。
在国外,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敏感。到了一个发达国家,服务员态度不好,司机不老实,朋友说了两句无心快语,等等等等,我首先都会往“歧视”这两个字上去想,接着就仗着自己英语的优势,噼里啪啦的把对方说得无地自容,再仗着自己对西方规则的了解,去找人家的老板投诉一把,然后觉得自己又为中国人出了口气(相比较而言,恰恰日本是我感觉需要投诉几率最小的国家)。
从凡尔赛宫的保安到悉尼机场的检疫,从美国的交警到奥地利的空乘,我记不清有多少次是因为自己或是为其他的中国人受到不正当待遇拍案而起,怒不可遏。
这些投诉,当然有很多是必需做的,也是完全应该做的。但冷静下来,经常发现,有些时候,这些我投诉的当地人,其实对哪里来的人都一样,甚至对本国人的态度也都是一样,并不是专门针对中国人的。就像是我们在国内也经常遇到无礼的人一样。倒是咱们中国人,有时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容易自我心理暗示,产生联想。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老挝,或是纳米比亚,自己也许就不会往那个方面去想。
比如,日本人被普遍认为,虽然表面上很懂礼貌,但骨子里很排外。对此,英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有同感,而我们很容易把它理解成是对中国人的歧视。
而日本的这种岛国心态,其他国家也有,比如英国人,直到现在还不把自己看成是欧洲人,对此,法国人深有感触,也意见很大。
另外,必须承认,有些不合理的事,即使是针对中国人的,往往也是因为咱们的一些同胞们,总在不按当地的规则做事,给他们留下了太深刻的不良印象。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为中国人“出”口气,更需要用自己的修养为中国人“争”口气。
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我们常说的待人接物的最高境界。如果问问周围的朋友,走遍世界能够做到不卑不亢吗?很多人说差不多。然后再问为什么呢?通常的答案是:因为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是人的时候他们还是猴,我们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们的经济增长10%,我们有四大发明、万里长城,我们有56个民族、长江黄河,我们曾经傲视群雄,如今大国崛起。这些事实(人与猴的部分除外)都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但光靠这些还做不到真正的不卑不亢。
反省自己的不足,提醒自己不要沉迷于历史,忽略现在与未来,这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关键。
真正的不卑不亢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根本信念——世界上的人不论种族、肤色、男女、国家大小强弱,作为人,都是平等的。在这个基础上的自信与反省才是坚实的、健康的、和谐的。
如果你早晨醒来发现自己是卢旺达的公民,你的国家贫穷,弱小,全世界都曾把你的国家与种族仇杀连在一起,你,还能让自己阳光吗?如果你是菲律宾公民,殖民的历史让你的名字前面是法语,后面是西班牙语,你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你还自信吗?如果你坚信这颗星球上人人平等,那你会依然自信地微笑。
京都国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我们为之骄傲。但漫步在今天的西安街头,已经很难寻觅到当年长安的清晰轮廓了。
想看看长安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吗?去日本的京都吧。京都当年就是按照长安的结构、建筑和规划建设起来的城市。我们的长安,如今模糊朦胧,而日本的京都保存完好。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个遗憾。
离开京都的那天,打了一辆车。出租车司机问我是哪里来的。中国,我答道。话音刚落不久,突然,《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冲进了我的耳膜。原来,司机的车载MP3上录了几十个国家的国歌,拉到哪里的客人就给放哪里的国歌。高兴之余,当时的一个想法是:多奇怪啊,咱们国歌产生的背景,恰恰是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如果司机知道这个事实会怎么想呢?他还会放中国的国歌给我听吗?他又是不是应该先替他当年侵略中国的爷爷们和那个几个喜欢作秀的政客们向车里的几个中国人道个歉,再放音乐?
算了算了,想得太多了,太复杂了。看着京都出租车司机脸上朴实简单的微笑,坐着被国歌围绕的出租车穿行在京都的大街小巷,就让我自信地享受这个美妙的瞬间吧。
愿中日世代友好……
http://news.163.com/07/0327/09/3AJ3D2I2000121EP.html
2007-03-27 来源: 荆楚网(武汉)
作者:芮成钢
这个题目当然是大大夸张了,文章只不过是个人的杂感罢了。之所以这样说,其实是为了东施效颦《东京审判》的电影宣传词。影片的海报上印着这样的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
我觉得这也夸张了,言重了。电影拍的虽然还不错,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但这宣传词,一是有利用中国人的爱国心去多卖电影票的嫌疑,二来,那段痛苦的历史早已铭刻在每一位国人的心里,语言里,生活里,甚至是意识里,好像并不迫切急需更多的提醒。这句宣传词也许用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年代更为贴切。
国耻我们当然永不能忘,也不会忘。生活中随时随地常会想到。每次运动爬香山,看到被英法联军烧毁的香山寺的断壁残垣,我都会感慨:如此恢宏的大国,当年竟会被如此的侮辱。
我们所有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应该经常去看看香山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感受,去思考。
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揭开陈年的伤疤,更不是去种下仇恨,传播仇恨。
我们的目的是——记住历史,自强不息。
中国和日本
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日本这个国家,来看日本人?这是一个挺难回答的问题。特殊的成长经历让我们对日本有着比较复杂的心理。
小时候,第一次看《小兵张嘎》、《地道战》的时候,我们也许还在哼着《铁臂阿童木》的主题歌。我们在模仿葛优他爸演的日本鬼子说话的时候,山口百惠和高仓建也正在塑造我们心中对男性女性最初的审美。学校包场去电影院看《南京大屠杀》的时候,自己却也许还正收集着《圣斗士星矢》的贴画。第一次听到“靖国神社”这四个字的时候,《东京爱情故事》也正陪着我们度过最艰苦的一段学生生活……
今天,从手机到汽车,从物质到文化,来自日本的点点滴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但打开邮箱,却能看见号召大家抵制日货的邮件。开车的时候一抬头还能看到前车的后屁股上赫然写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究竟什么是日货?
随便出一道考试题:下面的中文词语里哪一个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后勤、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共和、美学、美术、抽象、逻辑、证券、总理、储蓄、创作、刺激、代表、动力、对照、发明、法人、概念、规则、反对、会谈、机关、细胞、系统、印象、原则、参观、劳动、目的、卫生、综合、克服、马铃薯。
答案:统统都是,全部来自日语。没想到吧,其实,来自日语的中文还远远不止这些,数不胜数。虽然日语的文字源于中文,但上面这些词语可都是日本人的创作。
随便举例,“经济”在古汉语里的意思是“经世济民”,和现代汉语的“经济”没有任何关系,这是日语对Economy的翻译。“社会”在古汉语中是“集会结社”的意思,日本人拿它来翻译英语的Society。“劳动”在中国的古义是“劳驾”的意思,日语拿它来译英语的Labor。“知识”在古汉语里指的是“相知相识的人”,日语拿它来译英语的Knowledge。而我们又统统把它们变成了中文。
试问想抵制日货的朋友,这些日货词语你也抵制得了吗?中国近代的孙中山、鲁迅、陈独秀、李大钊们无一不是在日本学习生活,把更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带回当时落后的中国。这些人的思想、文化,你也能抵制得了吗?
作为一个做电视的人,我还想说:今天你看的所有中国电视全部都是用日本的摄像机、编辑机制作播出的。这个,你抵制得了吗?
尊重并熟悉历史的人会告诉我们:中国的确当过一次日本的老师,而日本却曾两次走在我们的前面。古代社会,隋唐开始中日有来往,中国比日本更早进入文明社会,遣唐使们虚心来到中国(中国的电影人们不妨也拍拍遣唐使的题材,说说中日的友好渊源)。
然而,在近代,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强大。甲午战争,日本不但战胜了中国,之后更是摆脱了西方对日本的控制,远远地走在了中国前面。
迅速崛起的日本给当时的整个东方世界带来了希望,成为亚洲国家摆脱西方控制,独立崛起的样板。当时的交通不便,中国人向西方直接学习难上加难。向日本学习成为惟一选择,像李大钊、陈独秀、孙中山这样的中国政治和知识精英们,纷纷东渡日本学习探索中国自强的道路,有的甚至把日本作为自己的基地。
当然,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忘记的,也是日本必须永远铭记在心的。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篡改这段历史,颠倒是非黑白。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二战之后,日本在一片废墟上又一次崛起,从零到一万。七八十年代,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日本又一次成为我们市场经济的老师。从赔款到投资,中日的贸易也成就了中国今天的繁荣。我们那时候虽然还小,但也应该依稀记得:中日关系当时是非常的好,可以称作是蜜月期。只是进入九十年代,日本的一些政客们的可耻行径才让我们似乎远离了日本。
从中日建交开始,日本的首脑,有过一次次的道歉和谢罪。只是到了小泉这几代领导人才出现了伤害中国人情感的劣迹。我们不能为了几个心怀叵测的日本政治野心家,几股落后可悲的日本政治势力,而忘记中日友好的千秋大计,忘记了从周恩来田中角荣开始的,几代中日领导人苦心经营的中日友谊。
中日那段痛苦的历史,也只是中日交流两千年里的一段阴影,不是全部。未来,更长。
我们不能只念叨着中文是日语的祖宗,恨不得连日本人都是当年秦始皇那找不到长生不老药的三千童男童女的后代,而忘记甚至根本不知道日本对中国的贡献。承认别人的长处,并不意味着妄自菲薄,相反,这是自信的表现。
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在工作中,父母师长常会教育我们:看一个人要多看他的优点。对一个人尚且要多看优点,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应如此,不能以偏概全。
前一阵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北京签名售书,竟然还有人打着反日的旗号抗议。这是中国人的尴尬,这样的做法,毁的是中国人自己的形象。
但愿我们这一代,在声讨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可耻行径之后,也不会忘记回家去听听小泽征尔的音乐;在痛斥完东京市长石原生太郎的反华言论之后,也还会去翻翻村上春树的小说……
强大与伟大
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是一部让我感动得夜不能寐的电影。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表面上看起来只不过是一部经典武打片,其实却回答了一个今天无数中国人,特别是正在国际化的中国青年人思考的问题:今天的我们,究竟该以什么样的眼光和胸怀来看自己,来看世界。
影片中,在列强瓜分中国的大背景下,霍元甲走上擂台,面对生死状,第一句话却是:“在擂台上以命相搏,是中国人历来的陋习,可是我们有另一种传统,叫做以武会友”。在那样屈辱的背景下,一上来还能先反省自身的不足,然后再不卑不亢的面对强大的对手,这是何等的境界,何等的自信!
霍元甲战胜每一个对手,都不光是用武力让对方屈服,而是用自己的风范让对方心服口服。他的目的,不是让别人输,而是让别人“服”。服并不意味着谁喊谁一声大哥,服意味着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意味着用人格的魅力去融化他人的偏见和执拗,用人性的光辉去照亮他人内心不曾见过阳光的角落。
影片对日本人的描述也是一分为二,非常客观。和霍元甲比武的日本武士光明磊落,对霍元甲敬佩由衷,而策划毒害霍元甲的日本商会会长却是一个阴谋家。日本武士最后痛斥日本会长为了自己的赌局而侮辱了日本的荣誉,给日本人带来了耻辱。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也大大方方的在日本放映,而且并没有日本人说它丑化了日本人的形象。
霍元甲在临死前,徒弟们怒不可遏,要去报仇。而他对徒弟们是这样说的:“你们要做的不是去报仇,仇恨只能生出更多的仇恨。我不想看到仇恨。最重要的是——强壮自己。”
归根到底,还是要自强不息,自身的强大才是最硬的道理。短短的几句话,凝聚了无数中国乃至人类历史的经验教训。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们,也是用这样的胸怀,来这样期许我们这些后来人的。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这才是一部每个中国人都值得看的电影。
今天的中国,盛事空前,已经以强大的实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世人共晓的事实,这也是你走遍世界,所有的外国人都会告诉你的,并不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证明。也没有人会因为我们少踢进了几个球,少拿了几块金牌,或是少了几句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而觉得我们软弱。
强大,靠的是实力,但是,伟大,靠的是胸怀。
中国和世界的误会:盲人摸象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也问问周围所有骂“小日本”的朋友,去过日本吗?有过日本的朋友吗?答案大多是No。我自己原来对日本的印象也不好,但扪心自问,除了那段历史之外,也大都是道听途说,没去过日本,没有一个日本朋友,甚至也没有采访过几个日本的政要和企业领袖。
如果是一个美国人,从未来到过中国,没有中国朋友,而只是在媒体上看了一些有关中国的不良言论,就断言中国不好,我肯定不能接受,我会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对中国人一无所知,你凭什么做这样的判断?
而我们对日本就了解吗?
日本是一个离我们最近,但却最不了解的国家。我们大多数青年人可能对欧美的了解远胜于对日本的关注。当然,日本不是一个容易了解的国家,日本人也的确存在着两面性。但从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日本并不比中国更难了解。问题不是可不可以了解,而是我们愿不愿意去了解(本尼迪克特著的《菊与刀》,赖孝尔写的《日本人》,都是非常精辟的著作)。
凡是来过中国的外国朋友,几乎无一例外的对我说中国要比他们想象中的精彩得多,优秀得多。一次中国之行,往往会改变他们许多从小积累的对中国的不良或错误印象。而一个真心相交的日本朋友,一次日本之行,往往也能改变许多。正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去了一次日本,改变了我从前许多过于简单,过于主观的判断。
在耶鲁给美国学生讲中国的时候,我经常用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来概括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误解,以及中国人对美国的曲解。大家往往都是摸到了哪里,就认为哪里是大象的全部,都没有看到相对完整的大画面。甚至一些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美国朋友和在美国定居的中国朋友,由于生活的圈子相对固定,也都没有能对一个国家有多角度的立体的理解,而是偏执于自己的一些个人经验体会。
中日之间更是如此。我经常听到有些在日本生活过的中国人,痛斥日本人的种种不是,听完之后,往往会激起我的一些反日的情绪。事后想想,这些人如果一直在国内,也许也会连篇累牍的抱怨中国人的种种不是。我也认识很多在日本非常成功的中国人,一些甚至在日本把日本人驾驭的、欺负的连我都看不下去的中国人。
历史上,许多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最初都起源于相互的不信任,由于相互不信任,产生对对方行为的误判,以及过分敏感的反应。这种不信任和误判会制造出相互敌视的氛围,继而相互激发,最终使误判产生的预言变成现实。今天的文明人类,应该能够避免不信任和误判酿成的悲剧。为了让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可能,我们要努力消除这种不信任,防止误判的发生。
一分为三,为四,立体的,多元的,理性的,自信的看日本,看美国,看世界,这才是我们21世纪的中国青年应该有的胸怀和眼界。
过于敏感
“东亚病夫”这四个字我很反感,这些年除了我们自己经常提起,我从未听外国人提起过,也没有在国外的媒体上看到过。
在国外,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敏感。到了一个发达国家,服务员态度不好,司机不老实,朋友说了两句无心快语,等等等等,我首先都会往“歧视”这两个字上去想,接着就仗着自己英语的优势,噼里啪啦的把对方说得无地自容,再仗着自己对西方规则的了解,去找人家的老板投诉一把,然后觉得自己又为中国人出了口气(相比较而言,恰恰日本是我感觉需要投诉几率最小的国家)。
从凡尔赛宫的保安到悉尼机场的检疫,从美国的交警到奥地利的空乘,我记不清有多少次是因为自己或是为其他的中国人受到不正当待遇拍案而起,怒不可遏。
这些投诉,当然有很多是必需做的,也是完全应该做的。但冷静下来,经常发现,有些时候,这些我投诉的当地人,其实对哪里来的人都一样,甚至对本国人的态度也都是一样,并不是专门针对中国人的。就像是我们在国内也经常遇到无礼的人一样。倒是咱们中国人,有时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容易自我心理暗示,产生联想。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老挝,或是纳米比亚,自己也许就不会往那个方面去想。
比如,日本人被普遍认为,虽然表面上很懂礼貌,但骨子里很排外。对此,英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有同感,而我们很容易把它理解成是对中国人的歧视。
而日本的这种岛国心态,其他国家也有,比如英国人,直到现在还不把自己看成是欧洲人,对此,法国人深有感触,也意见很大。
另外,必须承认,有些不合理的事,即使是针对中国人的,往往也是因为咱们的一些同胞们,总在不按当地的规则做事,给他们留下了太深刻的不良印象。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为中国人“出”口气,更需要用自己的修养为中国人“争”口气。
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我们常说的待人接物的最高境界。如果问问周围的朋友,走遍世界能够做到不卑不亢吗?很多人说差不多。然后再问为什么呢?通常的答案是:因为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是人的时候他们还是猴,我们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们的经济增长10%,我们有四大发明、万里长城,我们有56个民族、长江黄河,我们曾经傲视群雄,如今大国崛起。这些事实(人与猴的部分除外)都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但光靠这些还做不到真正的不卑不亢。
反省自己的不足,提醒自己不要沉迷于历史,忽略现在与未来,这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关键。
真正的不卑不亢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根本信念——世界上的人不论种族、肤色、男女、国家大小强弱,作为人,都是平等的。在这个基础上的自信与反省才是坚实的、健康的、和谐的。
如果你早晨醒来发现自己是卢旺达的公民,你的国家贫穷,弱小,全世界都曾把你的国家与种族仇杀连在一起,你,还能让自己阳光吗?如果你是菲律宾公民,殖民的历史让你的名字前面是法语,后面是西班牙语,你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你还自信吗?如果你坚信这颗星球上人人平等,那你会依然自信地微笑。
京都国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我们为之骄傲。但漫步在今天的西安街头,已经很难寻觅到当年长安的清晰轮廓了。
想看看长安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吗?去日本的京都吧。京都当年就是按照长安的结构、建筑和规划建设起来的城市。我们的长安,如今模糊朦胧,而日本的京都保存完好。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个遗憾。
离开京都的那天,打了一辆车。出租车司机问我是哪里来的。中国,我答道。话音刚落不久,突然,《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冲进了我的耳膜。原来,司机的车载MP3上录了几十个国家的国歌,拉到哪里的客人就给放哪里的国歌。高兴之余,当时的一个想法是:多奇怪啊,咱们国歌产生的背景,恰恰是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如果司机知道这个事实会怎么想呢?他还会放中国的国歌给我听吗?他又是不是应该先替他当年侵略中国的爷爷们和那个几个喜欢作秀的政客们向车里的几个中国人道个歉,再放音乐?
算了算了,想得太多了,太复杂了。看着京都出租车司机脸上朴实简单的微笑,坐着被国歌围绕的出租车穿行在京都的大街小巷,就让我自信地享受这个美妙的瞬间吧。
愿中日世代友好……
http://news.163.com/07/0327/09/3AJ3D2I2000121EP.html
Monday, March 26, 2007
东方黑,太阳落!
恶搞史上最强钉子户(ZT) II
恶搞史上最强钉子户(ZT)
引用第13楼人在天涯于2007-03-23 19:13发表的“”:
吴萍杨武赋
吴萍杨武者,夫妻也,结发于陋市之里,泯然于草民之间。昔者杨武曾以善武闻名,但报国无路,厕身于锱铢之营,只求独善其身也。俟得中年,置微业于九龙坡,以期颐口养家也。不期巨商窥伺此地,勾结衙府,强购此地,当地土著士绅,敢怒而不敢言,签卖家之约,所得微资,尚难以置业,此后众房披靡。唯吴杨二人独守将覆之巢,危楼独立,已近三载。近日衙府昏判,敕令速拆,二人升国旗于楼上,誓与楼共存亡。
夫家者,人之本也。有人而后有家,有家而后有国。观今者,家财倘不保,国资频为鼠盗。奸人居于庙堂之中,上矫君意,下乱民心。所谓开发商者,以微资驱民于水火,运国库窃利于私缗,实国之蠹也。商官勾结,为民者,足下一寸土不保,八尺之身何托?
昔有金庸曾文赞郭靖黄蓉守襄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今观吴杨二人守危楼,心謂为私,实则为国。实有郭黄二人之风。倘使人人皆能戮力维权,贪吏奸商将无地自存,黑匪盗抢将不容于世,天地清明,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In China, Fight Over Development Creates a Star [NY Times]
March 26, 2007
Chongqing Journal
By HOWARD W. FRENCH
CHONGQING, China, March 23 — For weeks a dispute had drawn attention from people all across China as a simple homeowner stared down the forces of large-scale redevelopment that are sweeping this country, blocking the preparation of a gigantic construction site by an act of sheer will.
Chinese bloggers were the first to spread the news of a house perched atop a tall, thimble-shaped piece of land like Mont St. Michel in the middle of a vast excavation. Newspapers dove in next, followed by national television. Then, in a way that is common in China whenever an event begins to take on hints of political overtones, the story virtually disappeared from the news media, bloggers here said, after the government decreed that the subject was suddenly out of bounds.
Still, the “nail house,” as many here have called it because of the homeowner’s tenacity, like a nail that cannot be pulled out, remains the most popular current topic among bloggers in China.
It has a universal resonance in a country where rich developers are seen to be in cahoots with politicians and where both enjoy unchallenged sway. Each year, China is roiled by tens of thousands of riots and demonstrations, and few issues pack as much emotional force as the discontent of people who are suddenly uprooted, told they must make way for a new skyscraper or golf course or industrial zone.
What drove interest in the Chongqing case was the uncanny ability of the homeowner to hold out for so long. Stories are legion in Chinese cities of the arrest or even beating of people who protest too vigorously against their eviction and relocation. In one often-heard twist, holdouts are summoned to the local police station, and return home only to find their house already demolished. How had this owner, a woman no less, managed? Millions wondered.
Part of the answer, which upon meeting her takes only a moment to discover, is that Wu Ping is anything but an ordinary woman. With her dramatic lock of hair precisely combed and pinned in the back, a form-flattering bright red coat, high cheekbones and wide, excited eyes, the tall, 49-year-old restaurant entrepreneur knows how to attract attention — a potent weapon in China’s new media age, in which people leverage public opinion and appeals to the national image to influence the authorities.
“For over two years they haven’t allowed me access to my property,” said Ms. Wu, her arms flailing as she led a brisk walk through the Yangjiaping neighborhood here. It is an area in the throes of large-scale redevelopment, with broad avenues, big shopping malls and a recently built elevated monorail line, from whose platform nearly everyone stops to gawk at the nail house.
Within moments of her arrival at the locked gate of the excavated construction site, a crowd began to gather. The people, many of them workers with sunken cheeks, dressed in grimy clothes, regarded Ms. Wu with expressions of wonderment. Some of them exchanged stories about how they had been forced to relocate, and soothed each other with comments about how it all could not be helped.
From inside the gates, a state television crew began filming.
“If it were an ordinary person, they would have hired thugs and beat her up,” said a woman dressed in a green sweater who was drawn by the throng. “Ordinary people don’t dare fight with the developers. They’re too strong.”
Earlier this month,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passed a historic law guaranteeing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to China’s swelling ranks of urban, middle-class homeowners, among others. Some here attributed Ms. Wu’s success to that, as well as her knack for generating publicity.
“In the past, they would have just knocked it down,” said an 80-year-old woman who said she used to be a neighbor of Ms. Wu. “Now, that’s forbidden because Beijing has put out the word that these things should be done in a reasonable way.”
Between frenzied telephone calls to reporters and to city officials, Ms. Wu, who stood at the center of the crowd with her brother, a 6-foot-3 decorative stone dealer who wore his brown hair in jerri curls, stated her own case with a slightly different spin.
“I have more faith than others,” she began. “I believe that this is my legal property, and if I cannot protect my own rights, it makes a mockery of the property law just passed. In a democratic and lawful society, a person has the legal right to manage one’s own property.”
Tian Yihang, a local college student, spoke glowingly of her in an interview at the monorail station. “This is a peculiar situation,” he said, with a bit of understatement. “I admire the owner for being so persistent in her principles. In China, such things shock the common mind.”
Ms. Wu will in all likelihood lose her battle. Indeed, developers recently filed administrative motions to allow them to demolish her lonely building. Certainly, the local authorities are eager to see the last of h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molition, 280 households were all satisfied with their compensation and moved,” said Ren Zhongping, a city housing official. “Wu was the only one we had to dismantle forcibly. She has the value of her house in her heart, but what she has in mind is not practical. It’s far beyond the standards of compensation decided by owners of housing and the professional appraisal organ.”
With the street so choked with onlookers that traffic began to back up, Ms. Wu’s brother, Wu Jian, began waving a newspaper above the crowd, pointing to pictures of Ms. Wu’s husband, a local martial arts champion, who was scheduled to appear in a highly publicized tournament that evening. “He’s going into our building and will plant a flag there,” Mr. Wu announced.
Moments later, as the crowd began to thin, a Chinese flag banner appeared on the roof with a hand-painted banner that read: “A citizen’s legal property is not to be encroached upon.”
Asked how his brother-in-law had managed to get inside the locked site and climb the escarpment on which the house sits perched, he said, with a wink, “Magic.”
http://www.nytimes.com/2007/03/26/world/asia/26cnd-china.html?hp=&pagewanted=print
Emerging Republican Minority [ NY Times Op-Ed ]
March 26, 2007
By PAUL KRUGMAN
Remember how the 2004 election was supposed to have demonstrated, once and for all, that conservatism was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litics? I do: early in 2005, some colleagues in the news media urged me, in effect, to give up. “The election settled some things,” I was told.
But at this point 2004 looks like an aberration, an election won with fear-and-smear tactics that have passed their sell-by date. Republicans no longer have a perceived edge over Democrats on national security — and without that edge, they stand revealed as ideologues out of step with an increasingly liberal American public.
Right now the talk of the political chattering classes is a report from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showing a precipitous decline in Republican support. In 2002 equal numbers of Americans identified themselves as Republicans and Democrats, but since then the Democrats have opened up a 15-point advantage.
Part of the Republican collapse surely reflects public disgust with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The gap between the parties will probably get even wider when — not if — more and worse tales of corruption and abuse of power emerge.
But polling data on the issues, from Pew and elsewhere, suggest that the G.O.P.’s problems lie as much with its ideology as with one man’s disastrous reign.
For the conservatives who run today’s Republican Party are devoted, above all,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government is always the problem, never the solution. For a while the American people seemed to agree; but lately they’ve concluded that sometimes government is the solution, after all, and they’d like to see more of it.
Consider, for example,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fewer services in order to cut spending, or provide more services even if this requires higher spending.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ies, in 1994, the year the Republicans began their 12-year control of Congress, those who favored smaller government had the edge, by 36 to 27. By 2004, however, those in favor of bigger government had a 43-to-20 lead.
And public opinion seems to have taken a particularly strong turn in favor of universal health care. Gallup reports that 69 percent of the public believes that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make sure all Americans have health care coverage,” up from 59 percent in 2000.
The main force driving this shift to the left is probably rising income inequality. According to Pew, there has recently been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of Americans who 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that “the rich get richer while the poor get poorer.” Interestingly, the big increase in disgruntlement over rising inequality has come among the relatively well off — those making more than $75,000 a year.
Indeed, even the relatively well off have good reason to feel left behind in today’s economy, because the big income gains have been going to a tiny, super-rich minority. It’s not surprising, under those circumstances, that most people favor a stronger safety net — which they might need — even at the expense of higher taxes, much of which could be paid by the ever-richer elite.
And in the case of health care, there’s also the fact that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employer-based coverage is gradually disintegrating. It’s no wonder, then, that a bit of socialized medicine is looking good to most Americans.
So what does this say about the political outlook? It’s difficult to make predictions, especially about the future. But at this point it looks as if we’re seeing an emerging Republican minority.
After all, Democratic priorities — in particular, on health care, where John Edwards has set the standard for all the candidates with a specific proposal to finance universal coverage with higher taxes on the rich — seem to be more or less in line with what the public wants.
Republicans, on the other hand, are still wallowing in nostalgia — nostalgia for the days when people thought they were heroic terrorism-fighters, nostalgia for the days when lots of Americans hated Big Government.
Many Republicans still imagine that what their party needs is a return to the conservative legacy of Ronald Reagan. It will probably take quite a while in the political wilderness before they take on board the message of Arnold Schwarzenegger’s comeback in California — which is that what they really need is a return to the moderate legacy of Dwight Eisenhower.
http://select.nytimes.com/2007/03/26/opinion/26krugman.html?pagewanted=print
Subscribe to:
Posts (Atom)